牢牢把握科技进步大方向,瞄准世界科技前沿领域和顶尖水平,聚焦国家需求,紧扣深圳实际,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集中精锐力量,统筹整合力量,强化规划引领,主动承接国家重大科技专项。这正是深圳推动高新技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进行时”。
7月17日-18日召开的深圳市委六届十次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深圳市委关于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 加快高新技术产业高质量发展 更好发挥示范带动作用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则为深圳挑明了肩上的“未来时”使命:形成更有针对性的科技创新系统布局和科技创新平台系统安排,超前谋划布局影响未来格局的重大创新活动,在若干领域争创全球领先优势,勇当国家“非对称”赶超战略的尖兵。
实施原始创新“补短板”计划
在起跳跃升之前,不妨低头看看脚下的基础是否足够扎实。由于建市时间较短,深圳缺少由国家布局的大型科研基础设施,高等教育资源也十分稀缺,基础研究和源头创新被视为深圳科技创新的“短板”。
目前,深圳的国家级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仅有国家超级计算深圳中心(深圳云计算中心)、深圳国家基因库、大亚湾中微子实验室等。《决定》提出,实施大科学装置群带动战略,聚焦信息科学、生命科学、材料科学、海洋科学等重点领域,加快推进已明确布局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
据了解,深圳正在稳步推进已先行启动的未来网络试验设施,深圳国家基因库(二期)、国家超级计算深圳中心(二期)等设施建设也在进行中。
深圳还将发挥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的部市共建机制作用,围绕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车、医疗器械、海洋工程等重点领域,新建若干突破型、引领型、平台型一体的国家重点实验室。深圳网络空间科学与技术广东省实验室(即“鹏城实验室”)正是《决定》中提及的高标准建设对象之一。
上月18日搬入南山新家后,鹏城实验室就马不停蹄地忙活起来,当天即启动了未来区域网络试验与应用环境、南海立体通信网络示范验证平台、云脑开源平台与智能应用等5个科研项目。
“目前鹏城实验室已经签约引进了3个院士工作站,预计到2020年底前争取引进10个院士工作站。”中国工程院院士、鹏城实验室主任高文教授说,“我们在网络通信研究方面会引进5G,甚至6G团队,先进计算研究方面会引进人工智能、量子计算团队,网络安全方面会在网络安全的实验、模拟验证、生态环境等领域引进相关团队。”
让新型研发机构在源头创新实现突破
位于龙华区的深圳数字生命研究院是深圳市“十大基础研究机构”之一,它正在进行数字化平台载体的一期建设任务,现已基本完成了免疫平台和蛋白质平台的建设。
“我们的远期目标是达到生命科学、健康产业和大数据应用领域的国际领先地位。”深圳数字生命研究院副院长王健表示。
新型研发机构是深圳市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据统计,深圳市已在基因组学、超材料、大数据、石墨烯等前沿领域,组建了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中科院先进技术研究院、深圳华大生命科学研究院、深圳数字生命研究院等一批新型研发机构,有41家被认定为省级新型研发机构。
与此同时,深圳还建立了肿瘤化学基因组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第三代半导体研究院等重大科研机构,成立了深圳湾硅谷科技创新中心。截至今年上半年,已累计建成国家、省、市级重点实验室、工程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等创新载体1761家,覆盖了国民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领域。
面向新时期,深圳基础研究启动了新一轮部署。《决定》指出,深圳将加快培育一批新型研发机构,重点在物理、化学、医学等领域,组建一批诺贝尔奖科学家实验室,力争前瞻性基础研究、引领性原创成果取得重大突破。
纵观整份《决定》,鼓励基础研究的政策并不限于科技创新能力跃升工程,在科技体制机制改革攻坚工程中也有出现。《决定》第二条就提出支持骨干企业和社会力量建设高水平民办研究机构,鼓励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等共建研发机构和实验室,加强面向行业共性问题的应用基础研究。
可以预见,随着《决定》的深入实施,深圳的新型研发机构将在前瞻性基础研究领域迸发更大能量。
发挥科学家和企业家的创新主体作用
7月31日,华为发布2018年上半年度经营业绩,公司实现销售收入325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5%,营业利润率14%。运营商、企业业务、消费者业务和华为云四大业务板块增长稳定,其中华为云在云基础设施领域创新的道路上更是呈加速奔跑态势。
以华为为代表的深圳高新企业之所以表现优秀,在于企业在基础研究领域的持续深耕。目前华为公司设有专注前沿研究的华为2012实验室,并在全球建立16个研究所,其研发费用超过15%投入在面向未来的基础研究上。
此外,深圳还重点发挥华为、中兴、华大基因、光启、中广核等5家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的领军作用,积极支持腾讯、大疆等有实力的科技企业在人工智能、机器人等领域新建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
在高新技术的创新发展中,各类高新技术企业是主体。目前深圳已有11230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017年全社会研发投入超过900亿元,R&D经费占GDP的比重达4.13%。
但深圳基础研究战略布局无法满足产业快速发展的需求,在一些重要产业或优势产业方面缺乏超前主导部署。尽管近年来全市R&D经费投入不断上升,然而基础研究经费占R&D经费比重依然偏低。
针对这一现状,《决定》提出,将围绕提升产业竞争力、保障经济安全和改善民生的战略需求,充分发挥科学家和企业家的创新主体作用,形成关键核心技术攻坚体制,集中优势力量开展协同攻关,提升技术创新能力,力争在若干战略领域取得突破,加速从跟跑并跑向领跑跃升。
实施高等教育卓越发展计划
目前,深圳大学、南方科技大学已纳入广东省高水平大学建设计划,港中大(深圳)、中山大学·深圳、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哈工大(深圳)4所高校获教育部批准设立招生,全市共有23个学科进入广东省重点学科。
但高水平大学、科研院所缺乏的现实仍然是掣肘深圳高新技术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因素。《决定》中提出实施高等教育卓越发展计划,突出高水平办学目标、国际化办学路径、创新需求办学导向,发展国际化开放式创新型高等教育,建设全国高等教育高地。
根据计划,深圳将支持深圳大学、南方科技大学、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中山大学·深圳、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等,借鉴世界一流大学的学科设置和办学模式,在管理体制、教师薪酬、专业设置、招生计划等方面探索新机制。
另据了解,深圳还将高起点建设深圳技术大学,研究建设高水平师范学院。引进一批国际一流师资,与世界一流大学建立学科共建、学术交流、教材共享、教师互访、学生联合培养等合作机制。到2025年时,推动深圳的3~5所高校综合排名进入全国前50名,培育30个以上ESI世界排名前1%的学科。
同时,坚持“小而精、开放式、国际化”方向,加快建设清华-伯克利深圳学院、天津大学佐治亚理工深圳学院、深圳墨尔本生命健康工程学院等一批国际化特色学院,并支持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建设世界一流综合性职业院校、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建设一流IT特色高等职业院校。
来源:深圳商报
原文链接:http://szsb.sznews.com/PC/layout/201808/06/node_A03.html#content_433309
撰稿人:深圳商报记者 王海荣 文/图